江苏网信网 > 传播前沿 > 紫金e评 > 正文
中国非遗“出海”,让文明交流互鉴之花“常开”
2023-06-14 17:29:00  来源:荔枝新闻

武术、榫卯、龙舞、皮影戏……打开一些海外社交媒体网站,在中国文化专题下,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视频产品热度居高不下。无论是千万级的播放量、百万级的点赞数,还是评论区里各国网友用不同语言参与互动,都体现了中国非遗走向海外的强大影响力。非遗“出海”,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非遗正在世界范围内焕发出勃勃生机的一个生动缩影,不断增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也进一步深化了世界各国文明的交流互鉴。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秉持赓续传统、修复生态的文化发展战略,在发掘保护、传承发展中,使诸多深藏于民间的非遗项目存续状态发生了积极变化,在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展现文化自信等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今天的中国,正在向世界讲述精彩的非遗故事,中外文明相互交流、和谐共生的文化图景正徐徐展开。非遗“出海”,不仅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也塑造了一个更有吸引力的中国形象。

非遗的魅力源自历史悠久,非遗的活力在于传承创新。在非遗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中国有效推动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时尚、多样的非遗产品正在走进海外千家万户。现如今,以中国非遗为主题的文化交流、商贸活动日益增多。比如:在米兰设计周可以欣赏到非遗香云纱;去巴黎米其林餐厅能够品尝地道的茉莉花茶;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可以购买中国企业为国外用户量身打造的藤编篮子。值得一提的是,从黎巴嫩小伙子当上“京剧练习生”,到法国姑娘成为宣传中国茶文化的志愿者,再到哥伦比亚摄影师在线宣传粤剧文化……放眼世界,从对非遗了解、接受到欣赏、体验,交流互鉴、民心相通的故事不断书写。可以说,世界文明的百花园里,灿烂的中国非遗魅力绽放,正促进不同文明背景的人彼此欣赏。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昔日,中国的瓷器、丝绸等通过古丝绸之路运往世界各地,中国匠人的高超技艺获得一致认可,特别是以商贸活动为载体,文化交流在古丝绸之路沿线蓬勃开展;如今,非遗传承人拥抱新设计、新平台、新市场,为非遗产品开拓出海渠道、争取更多应用场景,让中国非遗更好地融入世界人民的生活,书写出文明交流互鉴的美好新篇章。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相信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一件件非遗必将更好地跨越时空、穿越国度,与不同的文明形态、不同的社会制度对话,成为世界认知中国、读懂中国、与中国交往的重要窗口,进一步推动中华文明与各国文明美美与共、和合共生。

大国匠心,传承非遗文化;时代创新,展现文化自信。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未来,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文化遗产的生命力,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就一定能让非遗成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见证者与讲述者,让文明交流互鉴之花“常开”!(王玉星)

编辑:贾晓君
版权所有:中共江苏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备案号:苏ICP备20035922号
技术支持:中国江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