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网信网 > 长三角网信 > 上海网信 > 正文
上海基层治理之鉴:N款开脑洞“小程序”接入“一网统管”
2020-07-03 22:06:00  来源:东方网

东方网记者薛宁薇7月3日报道:科技赋能基层治理,数据融通是大势之趋。从会“思考”的窨井盖到居民楼的“CT医生”,在上海全市“一网统管”总布局下,基层治理中的各类智能“小程序”不断接入,丰富着全市精细化治理的实践应用。

有“芯”的化粪池井盖

每逢梅雨季,来自虹口区广中路街道何家宅小区的投诉总会迅速飙升。这个建造于上世纪80年代的小区由于设备老化,化粪池常污水满溢。“污水臭气熏天,等到落雨天,小区道路上雨水和粪水混合在一起,走路都下不去脚。”小区居民李女士告诉记者。同时,藏于污水之下的事发原因难觅,也为责任判定带来困难。

安装在窨井内的物联网传感器 广中路街道供图

这一问题也困扰着基层治理者。2018年5月,6个带有芯片的传感器全部安装在小区化粪池井盖上。记者了解到,这些传感器可智能探测污水管道液位探测和气体浓度,对污水满溢预警和污水管道破损进行实时判定和预警。

广中路街道供图

“传感器还有预判功能,当监测数据超过正常值,预警信息就会实时发送至区城运中心和街道网格中心,第一时间精确通知相关方采取措施。我们不用像从前那样,接完居民投诉后再找原因和落实处理。”何家宅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沈萍介绍,自今年起,小区已实现了污水满溢零投诉。

“全市老旧小区还是比较多的,这个应用接入了‘一网统管’后,也能扩大分享我们的经验和方案,助力城市精细化治理。”广中路街道副书记姚正表示。

高层居民楼的“CT医生”

城市新楼大厦拔地而起的同时,既有住宅的维护保障成为城市治理中的一大问题。一般而言,居民楼每隔10-20年左右需仔细修缮一次,近年来,高楼外墙脱落伤人事件屡有发生。4月28日,在位于虹口区北外滩街道,20岁“大龄”的兰侨大厦外墙“CT”检测,首次由智能无人机设备完成。

“无人机一边在楼宇周围飞,对应的热力图和三维数字模型就显示在了智能巡检平台上,通过比照热图上的光斑明暗以及现场照片,就可以精准确认渗漏水点、面砖饰面保湿层起壳等问题。”虹口区城运中心负责人夏良告诉记者,通过运用5G和红外成像技术,兰侨大厦共呈现出21处高风险部位所在的墙体立面层面具体位置和隐患类型。同时,针对高层建筑外墙脱落隐患,北外滩街道办事处房管办将基于建筑安全专业鉴定修缮单位出具详细的检测评估报告,拟定整治方案。

图片由上海市城运中心提供

记者获悉,下一步,这一技术将尝试加入人工智能模块,建立高层楼宇安全数据库,以AR技术筛选排查隐患。此外,还将运用5G+边缘技术的功能,使无人机的飞行控制平台就近接入当地服务器,进一步提升算力。

“家庭画像”让救助更精准

家住徐汇区华泾镇的张郓城(化名)小朋友,由于其父母都是重残人员,生活十分困难。按相关帮困政策,张郓城原本可享受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补贴,但碍于其家庭人户分离,前期各区相关部门间数据没有共享,导致张郓城没有享受到补贴政策。

上海市城运中心供图

张郓城这样的情况并非个案。为了消除此类情况,徐汇区在“一网统管”大民生板块中,利用精准救助场景开发,通过系统算法,通过网格化派单的方式,推送给基层社工和民生部门专业队伍,协助他们快速锁定服务对象,准确匹配救助政策。

记者获悉,目前,该系统已归集14个民生部门的1600万余条数据,并以实有人口库为基础,叠加45类个人和家庭属性标签,形成全区近44万户家庭的画像。

广场舞引入“干扰音乐”

绿色代表合格、黄色代表警示、红色代表超标,而一旦超标,必须调低跳舞时的音量。在浦东新区张江镇张江科技文化广场,前来跳广场舞的市民都知道这样一条“规矩”。这也是该镇运用科学手段解决广场舞噪音扰民的一大成果。

上海市城运中心供图

记者获悉,浦东新区张江镇在广场上设立了噪音分贝显示屏以及干扰报警器进行试点调试。该设备可实时监测噪音分贝,用颜色来提醒分贝高低,分贝显示为红色超标时,干扰器立即发出警报,提醒并干扰音乐节奏,只有跳舞者调低音量后,警报才会消除恢复正常。

上海市城运中心供图

目前,通过动静结合的智能化管理,广场舞噪音得到了有效控制,广场舞和市民休憩也达到了一个平衡。张江镇城运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场舞噪音监测预警系统的目的不在于对广场舞爱好者进行驱赶和禁止,而是希望能助力执法人员对扰民广场舞噪音进行更加科学精准的管理,避免纠纷,从而达到提升广大市民自律性的效果,实现文明广场舞、健身不扰民,让市民切身体会到智慧城市的好处。

编辑:韩震霞
版权所有:中共江苏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备案号:苏ICP备20035922号
技术支持:中国江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