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笔者走进宿迁市绿港现代农业研究院有限公司的智能温室大棚内,只见番茄秧苗郁郁葱葱,长势喜人,工作人员驾驶轨道车穿梭其中,观察番茄生长情况。
“得益于智能化、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我们培育出的番茄品质高、营养丰富、口感极佳。”据该公司负责人许光利介绍,宿迁市绿港现代农业研究院有限公司配备智能化的滴灌系统和温度、湿度控制系统,动态监测每一个玻璃温室大棚内种植作物的生长数据。
随着农业产业的不断壮大,产业链条持续延伸,以数字化赋能为核心的新型农业科技,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发展动能。近年来,宿城区锚定农业强区目标,以创建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引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数字农业建设作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有效抓手,大力发展数字农业,高水平打造智慧农业示范“宿城样板”。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在蔡集镇田洼智慧农业园同样体现。园内,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土壤、气候等信息,工作人员根据这些信息智能调整生产参数。“通过采用无土栽培、环境控制、水肥控制等先进技术,农作物可以在合适的环境中快速增长,有效避免了人工调控的不精准和不及时。”蔡集镇田洼智慧农业园生产厂长马金明说,数字的应用让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产生了巨大的革新,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收益。
围绕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发展定位,该区按照“一库聚合、一网感知、一链治理、一图统览”的架构,建成宿城区智慧农业监测调度服务平台,在粮食安全、稳产保供、社会化服务、指挥控制等方面深入开展数字化技术应用,形成宿城农业数字化管理新模式。与此同时,宿城区加快推进5G、物联网、大数据、无人机等创新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广泛应用,积极服务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
从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到提质增效的智慧农业,宿城区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未来,我们将深化数字农业建设,积极培育智慧农业应用场景,推动农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更多活力。”宿城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杨广军说。
(王逸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