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网信网 > 传播前沿 > 紫金e评 > 正文
“转过身”还要“立得住”
2020-07-27 08:4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记者日前在基层采访时了解到,扬中有一个刚签约落地的重大项目,厂家原来做电容器出口,因订单减少需在国内寻找销路。恰好其业务与扬中产业链高度契合,于是促成了从“推销产品”到“投资建厂”的双赢。

在外需市场不确定不稳定性因素增加的当下,出口转内销的确是积极自救和实现增长的重要手段。但是,还有很多企业没有如此幸运,在“转”的过程中面临不小的困难和考验。应该看到,虽然国内有着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但市场竞争同样激烈,加上产品标准不同、消费习惯不同、结算模式不同,转内销牵涉的生产成本、营销成本、摩擦成本等潜在风险,让一些企业望而生畏。在“不转难,转了还是难”的隐忧之下,企业转不转、如何转、怎样才能转得好,亟待得到针对性的解决。

不久前,国办印发《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推出十大举措支持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作为外向型经济大省,江苏外贸依存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出口产品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品牌效应不够强劲,在疫情冲击之下做好“转内销”文章,显然难度更大,也更为迫切。在创造性落实中央政策、精准嫁接对口资源、充分发挥政策集成效应、政策工具直达企业主体等方面,政府部门理应迈出更大步伐,并以更高效、更务实的举措, 帮助外贸企业纾困解难。

对很多外贸企业来说,在政策层面解决标准问题、破除准入壁垒,只是一个共性化的起点。“转过来”之后,能否开拓新市场、打造新品牌,才是企业能不能立得住、活得好的关键所在。客观来说,有些外贸企业产品不错,但在国内缺乏认知度,销售渠道难以打开;还有一些企业专业化程度高,产品本身比较小众,国内市场已经饱和或者根本没有相应需求。针对渠道和需求端方面的问题,政府和企业都在尝试破局。苏州和互联网公司深度合作,搭建线上平台的同时,将“企业数据金库”开放给外贸企业,助其精准匹配国内需求;宁波一家电器公司,借着“宅经济”风口,将生产重点转为内销小家电,每月售出10万台;还有的企业在制造业订单萎缩情况下,进军与其主业相关的国内服务业,这些做法和思路,就很值得思考和借鉴。

需要注意的是,在出口转内销的过程中,政府作为和市场行为要边界清晰、形成合力。对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企业,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企制宜,为其留足“腾挪空间”,使其在“转身”时能够进退有序、稳健自如。能否转得好、立得住,关键还是要看企业自身能否以优质产品和创新服务开辟市场、提升核心竞争力,在“转移”中创造“增量”,而不能“为转而转”,更不能“盲转硬转”。毕竟,出口转内销只是必要手段,不是最终目的;只是结构调整,不是放弃出口。在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外部市场同样是推动“两条腿走路”的重要支撑。(陈立民)

作者:陈立民   编辑:韩震霞
版权所有:中共江苏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备案号:苏ICP备20035922号
技术支持:中国江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