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网信网 > 传播前沿 > 紫金e评 > 正文
掌握“土方法+新科技”的思维辩证法
2020-08-06 08:4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不久前,本报对水面救生机器人助力防汛作了报道,这款由盐城市盐南高新区企业研发的机器人,大大增强了防汛人员的安全系数。今年的抗洪防汛中,像这样科技范儿十足的新技术还真不少,如全天候卫星遥感、无人机+5G巡航监测等,有效提高了预警抢险的机动性和时效性。而与此同时,一些抗洪“土方法”仍然大放异彩。比如,武汉市江夏区准备了360吨黄豆应对汛情。因为黄豆遇水膨胀效果好、价格便宜易采购、绿色天然无污染,堪称应对管涌等堤防险情的“神器”,目前还没有哪款工业产品能兼具以上优势。

“土方法”与新科技同时活跃在防汛一线,引发了富有趣味的讨论。有人青睐科技手段,也有人对“土方法”情有独钟。在现实生产生活中,两者并不对立。今天,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但各类技术短板也依然存在,掌握“土方法+新科技”的辩证法,有助于我们在不同情境下达成目标、解决难题。

对“土方法”不应满足,对新科技不应迷信,过度吹捧“土方法”或新科技都不可取。应该看到,“土方法”是有时效性的,随着技术进步,会逐渐被更高效的新技术替代。更为重要的是,新科技在诞生之初也许并不如“土方法”好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带来颠覆性的变化,若抱着“土方法”不放,无异于将发展机会拱手让人。最著名的例子当属汽车问世不久后英国出台的《红旗法案》,立法者以汽车不如马车安全为由对其加以限制,导致几十年间英国的汽车工业停滞不前。与之相对,过度崇拜科技的思维方式也存在弊端,容易忽略人的主观能动性。千方百计利用好现有条件完成目标任务,仍是开展工作必须坚持的方式方法。

“土方法”与新科技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不同主体在不同时期处理不同任务时,侧重点也不一样。比如政府部门在进行社会治理时,既应当重视“土方法”的应用,又应当对新科技保持高度敏感。在今年的疫情防控工作中,江苏灵活运用“土方法+新科技”,在实践中总结出“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的防疫战法,取得了亮眼的成效。“网格化+铁脚板”无疑是行之有效的“土方法”,通过积极动员干部、联系群众,以最“笨”的手段确保疫情防控不少一户不落一人,彰显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珍视;而“大数据”手段则是推动精准防疫的新技术,实现了工作绩效的优化升级。基层事务千头万绪,若不用“土方法”,就可能流于坐而论道、脱离实际;反之,若缺少新科技的支持,治理效率则会大幅下降。“土方法”与新科技两者结合才能产生“1+1>2”的“化学反应”,成为强大的治理合力。

无论是“土方法”还是新科技,强调的都是以创新思维解决问题。在具体工作中若能灵活运用这两种创新思维,就能实现既立足当下、又着眼未来的发展目标。(袁 媛)

作者:袁 媛   编辑:韩震霞
版权所有:中共江苏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备案号:苏ICP备20035922号
技术支持:中国江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