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网信网 > 传播前沿 > 紫金e评 > 正文
漫评:品味“端午粽”里的文化远香
2021-06-11 14:01:00  来源:扬州网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大街小巷,粽子飘香。在传统的端午节里,让我们细细品味这粽香里的精神意蕴,看看小小粽子,到底包的什么?

包的是文化传承。最早的粽子源于上古盛大的龙图腾祭祀习俗。《诗经》中曾有过详细的描述。现在一般认为,粽子是用来纪念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对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祭奠,成了端午节包粽子最醒目的文化符号。千百年来,华夏儿女那种对爱国主义的褒扬、对高尚人格的敬仰始终不变,粽子也因此成为中华民族美好精神的一种寄托,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盼和向往,飘出的不仅是粽叶的清香,更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清芬。

包的是家国情怀。对中国人来说,粽子不止于满足口腹之欲,更是情感沟通交流的载体。人们需要在传统节日中感受人伦情感、享受生活美好。现在粽子的味道越来越是亲情的味道,是“摘来半户青芦叶,香里晶莹玉一团”的其乐融融,也是“屈平乡国逢重五,不比常年角黍盘”的思乡思亲。从苏轼的“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到欧阳修的“五色新丝缠角粽,菖蒲酒美清尊共”;从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到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印象,再到汪曾祺笔下的高邮咸鸭蛋,古往今来的文学作品沉淀着端午带来的家国情怀。中国人吃粽子,吃的就是一个“情”字。

包的是幸福生活。年年端午粽,岁岁味不同。随着社会的变迁,如今的粽子越来越散发出幸福时代美好生活的味道。粽子的地位和意义,已从独一无二的“主角”,演变成象征特定文化符号的节日“点缀”。今天,赶上好时代,人们过端午,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居家团圆、休整疲劳的身心;短途出游,享受生活的愉悦;入住民宿,感受他人的故乡等。假期、美食、风景成为人们过端午不可缺少的“粽子”。新时代的“端午粽”,越来越“甜”、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人民不断提升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越来越可见、可感、可触。在这里,我们触摸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融汇结合的清晰脉络。

包的是美好希望。传统的端午节的魅力,就在于恰如其分地释放和点燃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希望。“粽”“中”同音。明代时,人们用红枣制作馅料包粽子,谐音“早中”;将粽子做成笔的形状,寓意“必中”,参加科考的学子们考前吃几个这样的粽子,讨个吉利。传承到今天,每逢有重要的考试,送粽、吃粽也是必备,都是为了图个好彩头。就这样,诗意厚重的端午节,在人们亘古不变的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和企盼中得以赓续传承。

节日民俗在时序更替里循环,精神意蕴在集体记忆中传承。端午节里的文化远香,承载着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比粽子更芳香,值得我们去品味。(陈宝泉/文 沈江江/绘)

编辑:韩震霞
版权所有:中共江苏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备案号:苏ICP备20035922号
技术支持:中国江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