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网信网 > 传播前沿 > 紫金e评 > 正文
与“农”共庆丰收 为“民”共谋振兴
2021-09-22 12:52: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稻菽卷起千层浪。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关于做好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关工作的通知》,为欢庆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制定了具体的组织实施方案,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在国家层面为农民设立的第一个节日,彰显了“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基础地位,为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提供了重要平台。三年来,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丰收节力度一次比一次大,特色一次比一次鲜明,影响一次比一次扩大,丰收节逐渐成风化俗、深入人心,成为全国农民自己的节日、中华农耕文明的符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窗口。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秉承“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宗旨,以“庆丰收、感党恩”为主题,与“农”共庆丰收,为“民”共谋振兴正当其时。

庆丰收,不忘“饮水思源”。“民为国基,谷为民命。”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天大的事。为了办好这个天大的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从开展土地改革,到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打耕地保卫战和种业翻身仗,推动我国粮食产量不断刷新3000亿斤、4000亿斤、6000亿斤的记录,如今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吃不饱饭的问题彻底成为历史。今年夏粮、早稻同样喜获丰收,秋粮丰收基础牢固,我们有信心夺取全年粮食丰收。一次次粮食丰收的背后,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百年如磐初心,是广大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日辛勤耕耘。可以说,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农民的耕耘,就没有“中国饭碗装满中国粮”的富足。欢庆中国农民丰收节,要以丰富多彩的欢庆活动,理清粮食丰收与农民耕耘、党的领导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庆丰收中引导全社会为农民、感党恩。

庆丰收,传承“农耕文化”。节日因文化而丰富多彩,文化因节日而源远流长,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是如此,“中国农民丰收节”也不例外。自古中国就有庆祝五谷丰登、祈盼国泰民安等传统习俗,也孕育出勤劳朴实、勇于创新创造等农耕文明,以及指导农业生产的二十四节气等传统智慧,这些都是值得传播和传承的农耕文化,是“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文化内涵。欢庆中国农民丰收节,要聚焦“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地方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特色,用好丰收节这个载体和平台,结合农耕文化、聚焦农时农事,组织开展农耕文化研学基地遴选、“丰收中国万里行”、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希望之种”接力、“作物种质资源科普开放日”等活动,让丰收节的内涵向纵深发展,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庆丰收,助推“乡村振兴”。“根深才能本固,本固才能枝荣。”在中国传统里,治国济世莫不以农村、农民为重。在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时间节点,我们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比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和能力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和繁荣,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正当其时。以中国农民丰收节为重要支点,要大力宣传乡村振兴促进法,使党中央为乡村振兴擘画的蓝图深入人心,在全社会营造依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良好氛围。要连接节假日市场,组织开展好营销助农、消费惠农、品牌强农等主题活动,燃旺金秋消费季,培育好新的节日消费市场,真正把农副产品销售出去,把人才、技术、资金、消费者等吸引进来,进一步激发农民群众奔向美好生活的干劲,汇聚全党全社会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八月十五定收成。”欢庆中国农民丰收节,多办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的欢庆活动,引导全社会感知丰收的喜悦、感悟农民的付出、感恩党的领导,内化丰富多元的农耕文化、凝聚乡村振兴的磅礴合力,必能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李苔开)

作者:李苔开   编辑:贾晓君
版权所有:中共江苏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备案号:苏ICP备20035922号
技术支持:中国江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