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网信网 > 传播前沿 > 紫金e评 > 正文
【地评线】紫金e评:厚植非遗人才沃土
2022-12-20 11:10: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中华五千年悠久历史,孕育了独有的文化自信,“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至此,我国共有43个项目入选,居世界第一。保护非遗,弘扬中华文化,当务之急是推动非遗人才竞相涌现,充分释放人才活力。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把人才工作提到新的战略高度。近年来,各地纷纷出台“人才新政”,加大对产业人才、科技人才、创新团队的招引力度,但非遗人才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须加强非遗宣传,讲好非遗故事,选树榜样典型,鼓励文化名人、退休教师、文化志愿者积极参与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在全社会营造保护非遗、重视非遗人才的良好氛围。专门制定非遗人才招引政策,破除唯学历论、唯资历论、唯论文论、唯奖项论等倾向,通过专业论坛、专门走访、专题研究等方式,不拘一格降人才,让更多非遗“千里马”涌现出来、集聚起来。

我国的非遗技艺无不令人惊叹,但由于要求高、难度大,往往需要潜心钻研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需要日复一日的雕琢和磨砺,方能以过硬本领担得起“非遗传承人”的称号。须健全非遗调查记录体系,从传承人认定入手,探索认定的标准与方式,让非遗保护和传承之路越走越宽。结合本地实际,成立一批特色非遗工作室,以名师带徒形式传授非遗知识技能,注重培养非遗青年人才,充实非遗人才队伍,形成非遗保护和传承人才梯队。与高等院校开展深度合作,订单式培养非遗人才,确保非遗事业后继有人。

引才育才是第一步,更关键的是把非遗人才用起来,在展现当代价值、涵养文明乡风、凝聚民族精神上作贡献。须打破思维局限,坚持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保护,主动将非遗传承与保护融入发展大局,深度挖掘本地非遗资源,打造一批非遗旅游产品和演艺作品,建设一批非遗特色景区,努力用时代精神激发非遗新活力。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推行“非遗+工坊”、“非遗+村企”、“非遗+文旅”等经营模式,支持非遗人才用好电商、直播等新媒介拓宽销路,在创造自身价值的同时带领更多村民吃上“非遗饭”,推动文化、产业、人才共同发展。

(姜晨丰)

编辑:徒滢
版权所有:中共江苏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备案号:苏ICP备20035922号
技术支持:中国江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