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网信网 > 地方E声音 > 无锡 > 正文
从“活”起来到“潮”起来,无锡非遗传承发展正精彩!
2022-06-17 15:36:00  来源:无锡新传媒

孩子们手中的泥人是最流行的玩意,衣领上精美的手工刺绣十分风靡,一块脚踏糕吃出了香甜家乡味,竹刻雕刻出年轻人喜欢的Q版挂件……源于日常生活的非遗,本就是各个时代各种新潮元素的集合。近期,无锡惠山古镇上,“运河拾遗”非遗市集亮相,堪称一场“国潮秀”,亮点频现,新意迭出,集中呈现无锡非遗迷人光彩。印象中古老的非遗,正变得年轻、好玩又新潮。

一大突破,非遗数字藏品来了

非遗市集上,“元路文化·阿里拍卖”的展位格外显眼。除了展示泥塑实物,展位旁竖起的易拉宝上写着“惠山泥人‘两小无猜’系列数字藏品近期呈现,敬请期待”。泥塑“两小无猜”出自惠山泥人传承人顾飚之手,这也是他首次接触数字藏品的概念。“前期推出的数字藏品,30秒之内就卖光了。”对于非遗数字藏品的发展前景,顾飚信心满满。究竟何谓数字藏品?元路(无锡)文化相关负责人介绍,数字藏品是使用区块链技术,对应特定的作品、艺术品生成的唯一数字凭证,在保护其数字版权的基础上,实现真实可信的数字化发行、购买、收藏和使用。据悉,无锡是第一个大规模引入非遗数字藏品概念的城市,将打造系列非遗国潮IP形象数字藏品,先期推出的是“惠山泥人”和“留青竹刻”两个系列。

非遗数字藏品实现了艺术和商业的破壁融合,采用虚实结合、线上藏品与线下实物相互转化的推广方式,通过潮流玩法将传统文化推广到年轻群体中,吸引年轻群体走近非遗、热爱非遗。业内人士进一步分析,非遗数字藏品之所以一出即“火”,是由于它在符合现代审美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创新融合了区块链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其唯一性和所有权在区块链上能够进行验证,由于非同质化的特性,使得数字藏品与艺术品在属性上不谋而合,也就可以帮助非遗传承人、艺术家解决作品版权问题,使收藏数字艺术作品成为可能。由此一来,非遗不但能够再度热起来,还能成为可以永久保存、得以传承的数字瑰宝,为非遗的传播与传承带来一种新方式。

传统元素和最契合时代的社会话题,在传承人们出色的创意中得以交融。非遗不只在传承人家族中代代相传,当传承人主动向当下生活靠近,乐于向大众分享,非遗就能获得更多人的了解和喜欢,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一个团队,非遗传承梯队成形

当非遗频频触“网”,非遗也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加入。他们或成为新生代非遗传承人,或成为非遗传播推广人,为无锡非遗的发展输入新鲜血液,带来新的活力。三年前,《无锡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带徒传艺实施办法(试行)》施行,采取政府扶持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无锡留青竹刻是首批得到扶持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无锡文发集团正式招聘了四位大学应届毕业生为竹刻传艺对象。四人均为“95后”,大学专业为视觉传达、工艺美术和电子商务。对于他们而言,在传承好技艺的基础上,更要提升设计功能性创意产品的能力。如今,在无锡留青竹刻传承人乔锦洪、乔瑜父女的带领下,这支传承队伍兼具实力与能力,并且敢于闯市场,他们创新设计的竹刻Q版挂件等新型艺术品,成为大众喜爱的艺术“潮玩”。

一门传统的手艺,能否具有年轻的生命力,不取决于手艺人的年龄,而是取决于手艺人的心态和思维。在无锡市“自然和文化遗产日”活动的启动式上,第五批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集中授牌。无锡市灯谜学会会长项行,省锡中实验学校教师、锡绣传人张小珺,九连环传人黄恩玲等新晋非遗传承人代表依次上台,他们中有“60后”,也有“90后”。随着第五批无锡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的公示,无锡市级以上非遗项目也将突破200项(含扩展项目),市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将突破400人,无锡形成了一个涵盖各行各业、覆盖各年龄段的庞大的非遗传承梯队。此次无锡非遗市集起名为“运河拾遗”,也预示着运河边的非遗,正被一个个拾起。据了解,眼下,围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无锡正着手完善运河沿线非遗名录体系和传承梯队建设,无锡非遗也将翻开崭新篇章。

一次携手,非遗跨界成为常态

其实,看似高深的非遗,和普通爱好者之间的距离,并没有那么远。最传统的工艺,与最前沿的时尚之间的距离,也没有那么远。一份笃定的热爱,一个大胆的创意,一次跨界的合作,就能碰撞出绚烂的火花。6月10日,作为无锡市“自然和文化遗产日”专场演出的锡剧《惠山泥人》、惠山泥人文创新品发布会在无锡大剧院举办。锡剧携手惠山泥人,是无锡两项国家级非遗的强强联合,更是无锡地域文化的交融碰撞。无锡市锡剧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把惠山泥人搬上锡剧舞台是其愿望,但这个题材历史厚重,较难呈现。主创人员几次到惠山泥人厂、中国泥人博物馆等地采风,与传承人面对面交流,深入体会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才有了这么一部有血有肉的作品。台上是传统剧目,台下是NANIMOMO“有你超甜”系列文创潮玩,传统与现代,古老与时尚,迸发出夺目的光彩。“爱了爱了,哪个都好想拥有。”观众们被眼前的文创产品深深吸引,盲盒、雨伞、帽子、T恤、水杯、钥匙扣、帆布包……再来一杯泥人美式、阿喜拿铁、泥娃娃澳白,尝尝“无锡泥人”咖啡是什么味儿。

越来越新潮的非遗,正在引领新生活。当下,非遗与旅游互融互通的新格局已经打开。去年起,江苏遵循“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在全国省级层面首倡“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新概念。在保护传承非遗资源的基础上,突破时空与形式限制,在景区内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植入形式多样的非遗展陈、展示、展演、体验活动,于景区内全程感受、全程共享非遗活态魅力。日前,由央视无锡影视基地牵头设立的无锡非遗实验基地在水浒城的太尉府内启用,引进惠山泥人、宜兴紫砂、无锡精微绣、无锡留青竹刻、锡剧、二胡等无锡非遗项目。除了展示精美的非遗实物,非遗基地还在节庆期间开展非遗展演、体验、研学等活动。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无锡非遗传承基地设立的初衷,就是要让景区每年近200万游客了解无锡非遗,为非遗走进当代生活打开一条通路。

传承非遗,不少人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但非遗传承的意义不在于留存传统,而是寻求与当下生活的连接,非遗传承人、爱好者、传播者甚至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非遗年轻化”的探索者和见证者,将非遗传承下去,延续到未来。(张月、韩玲)

编辑:徒滢
版权所有:中共江苏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备案号:苏ICP备20035922号
技术支持:中国江苏网